國網日喀則供電公司信息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項目案例
	一、 項目背景
	國網日喀則供電公司作為保障西藏高原地區電力供應的重要樞紐,其信息機房的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電網調度、業務運營及民生用電的安全。日喀則地區平均海拔高,自然環境相對特殊,對機房基礎設施的可靠性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。為構建一個堅實可靠的“數字神經中樞”,該公司啟動了信息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全面建設,旨在實現對機房內所有關鍵設施的7x24小時無人化、智能化集中監控。
	
	二、 項目目標與挑戰
	核心目標:建立一套具備高可靠性、前瞻性預警能力的動環監控體系,確保在高原環境下,信息機房動力系統永不中斷、環境恒久穩定。
	
	獨特挑戰:
	
	高原環境適應性:設備需在低氧、低溫、晝夜溫差大的條件下穩定運行。
	
	電網級可靠性:作為電力公司,自身機房的供電安全與穩定性要求遠超普通標準。
	
	預防性運維:需對UPS、蓄電池等核心動力設備進行深度監控,提前發現潛在故障,避免業務中斷。
	
	三、 系統監控內容
	本項目成功構建了全方位、無死角的監控防護網絡,具體涵蓋:
	
	動力系統核心:
	
	2臺UPS:實時監測輸入/輸出電壓、電流、負載、頻率及運行狀態,確保核心設備供電純凈、不間斷。
	
	32節蓄電池:(監控亮點) 對每一節蓄電池的電壓、內阻、溫度進行在線監測,精準預警劣化電池,防止因單節電池故障導致整組崩潰,徹底消除動力系統最薄弱的環節。
	
	2個配電柜:監控總路與支路的開關狀態、三相電壓/電流、有功功率、電能消耗等,實現配電系統的透明化管理。
	

 
	環境保障系統:
	
	4臺精密空調:全面監控運行模式、設定溫度/濕度、回風溫度/濕度、壓縮機與加濕器狀態等,保障機房在高原環境下依然維持恒溫恒濕的苛刻標準。
	
	4個溫濕度傳感器:在機房內關鍵點位布設傳感器,繪制動態溫濕度云圖,杜絕局部熱點。
	
	2套漏水檢測系統:在精密空調下方及水管接口處部署定位式漏水檢測繩,一旦發生泄漏,立即報警并精確定位泄漏點。
	
	安全與消防系統:
	
	4個煙感探測器:實時監測煙霧濃度,提供火災早期預警,與空調系統聯動,形成初步消防屏障。
	
	四、 系統實現的核心功能
	全局可視化大屏:以機房真實布局為背景,集成所有監控單元動態數據,在一張屏幕上實時呈現動力供配電鏈路、環境參數、設備狀態,實現“一圖盡覽”。
	
	蓄電池健康度精準管理:系統內置電池分析模型,通過對32節電池的電壓、內阻趨勢分析,自動生成健康度報告,提前數周預警需更換的電池,變“被動更換”為“主動維護”。
	
	智能聯動與告警:
	
	當溫濕度異常時,可聯動精密空調進行智能調節。
	
	當發生任何告警(如漏水、煙感、UPS異常),系統通過監控大屏、短信、語音等多種方式,在5秒內通知運維責任人,并支持告警處理的全流程跟蹤。
	
	高原特色數據報表:系統自動生成符合高原機房運維特點的統計分析報表,如《精密空調在晝夜溫差下的能耗分析》、《蓄電池組高原性能衰減趨勢報告》等,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	
	高等級可靠性:系統采用工業級標準設計,軟硬件均具備良好的高原適應性,確保在復雜環境下長期穩定運行。
	
	五、 項目成果與價值
	項目實施后,為國網日喀則供電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管理提升和安全保障:
	
	動力安全革命性提升:通過對32節蓄電池的精準監控,解決了動力系統最大的“黑盒”隱患,實現了從“供上電”到“供好電”的質變。
	
	運維模式轉型升級:實現了“無人值守、集中監控、主動預警”的智能化運維模式,大幅減輕人員巡檢壓力,運維效率提升超60%。
	
	保障電網業務連續性:為電網調度信息系統、營銷服務系統等核心業務提供了“零中斷”的底層物理環境支撐,有力踐行了“人民電業為人民”的企業宗旨。
	
	數據驅動科學決策:積累了高原機房設備運行的海量數據,為未來機房規劃、設備選型及節能改造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科學依據。
	
	結論:本項目的成功落地,不僅為國網日喀則供電公司打造了一個安全、可靠、智能的信息心臟,更成為了高海拔地區電力行業機房建設的標桿范例,展現了國家電網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堅實步伐